作者:武芳鲍丹丹
年1月初,禹州疫情发生后,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医疗人员组成援禹医疗队,同禹州人民一道与疫情赛跑。
在抗疫最前线,襄城县医疗队的队员在难得的休息时间,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抗疫日记,这里面有温暖、有感动、有对亲人的思念,还有对胜利的信心!
图片由百度正版图库提供儿保门诊护士长——李素锦
年1月10日,农历腊月初八,是我来禹州抗疫的第8天。我今年52岁,参加工作30余年,作为一名老党员,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我已经是第三次带领同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战斗了。
年8医院委以重任,我曾两次带队参加支援许昌市、商丘市的核酸采样工作。每次带队,我都深感责任重大,尤其是这次禹州抗疫,疫情形势严峻,时间紧,任务重,既要保证同事们的安全,又要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。
记得在禹州抗疫的第2天,我们来到梁北镇进行入户采集。当天,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,我被冻得瑟瑟发抖,双手不能弯曲,鞋子被雪水浸泡,双脚冻得发麻,入户采集工作艰难地进行着,让我感动的是村里志愿者的热情。
为了加快我们入户采集,志愿者提前叫醒村民,村民们不住地说着“谢谢,辛苦了”的话语。顿时,我感觉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,群众的一声感谢,一个赞许,都让我倍感温暖。即使再苦再累,我们也要咬牙坚持。
年“非典”我在抗疫一线,18年后的今天,我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。身为一名共产党员,一名医护工作者,这是我的责任,也是我的使命,我会坚持下去,抗疫到底!
血液透析室男护士——于跃
1月4日,我和同事被派到梁北镇苏王口村执行核酸采集任务。年的第一场雪令人欣喜,但欣喜过后刺骨的寒意向我袭来,寒风此时也显得格外无情。
我从未觉得如此寒冷,但村民们的一声声道谢,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当晚,我们徒步入户采集核酸余人次,返回住处时已是凌晨两点。
1月6日,我与同事来到禹州十里社区和谐家园小区,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想与我们合影留念。但按照规定,我们身上的防护服属于污染物,为避免感染,我婉言拒绝了她的要求。
当我回到隔离酒店时,有陌生人添加了我的